地球1万年前被神秘撞击 气候遭改变

世界之最 2025-07-07 15:50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经过科学家的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微球粒的组成元素与地壳极为相似,而其表面特征显示它曾被加热至极高的温度,仿佛经历过一场巨大的热冲击。

据国外媒体报道,有一种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约12900年前,一颗小天体(如彗星)撞击地球,导致当时的气候和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理论与最新的发现高度吻合,该发现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之前,微球粒已在多个史前地点被发现。基于在北卡州大学的材料研究工作,科学家们揭示了微球粒的诸多特性。这一发现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辩论,焦点在于那次撞击是否真的发生过。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的一篇论文。研究者在论文中报告称,他们在多个地点发现了明显的撞击证据,证据就是在这些地点发现了大量的磁化微球粒。这些微球粒只有头发丝的直径大小,但却携带了重要的信息。

特别是,2007年的研究小组在新仙女木期边界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微球粒。新仙女木期边界标志着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以及猛犸象等史前动物群体的急剧减少。它也标志着北美的克罗维斯文明经历了一次明显的人口下降或一些显著的文化变迁。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者还在新仙女木期边界的上下层收集了样本。他们发现,在这一时期采集的样本中,微球粒的数量明显增多。这些微球粒可能有多种来源,包括天体撞击、火山喷发和工业污染。大多数微球粒之间很容易区分。

在2009年,另一组研究者发表了一篇论文,对2007年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他们重新检查了2007年论文中提到的几个地点,并声称除了一个地区外,其他所有地区的新仙女木期地层中都没有发现明显增多的微球粒。

最新发表在PNAS上的论文指出,2009年的研究存在一个缺陷明显的判定标准。最新的研究不仅在2007年论文提到的地区发现了微球粒,而且在2009年论文提到的马里兰州地区也发现了数量相吻合的微球粒。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那个理论——大约12900年前的小天体撞击地球事件确实发生过。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