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轶事:清大臣献计用短刀劫持洋人军舰

奇闻怪事 2025-07-21 09:41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近日,我阅读了一本名为《史事考二集》的书籍,其中一则关于甲午海战后的趣事令人颇感兴趣。在那场战争的惨败之后,清廷为寻求御敌良策而发出诏书征集意见。当时,众多志士仁人、愤青公知纷纷踊跃上书,献上他们的策略与智慧。这其中,国子监候补正学录黄赞枢的提议尤为引人注目。

黄赞枢似乎并不畏惧外国人,他坚信他们之所以强大,只是因为他们拥有先进的枪炮和军舰。在他看来,外国人的四肢并没有比我们更灵活,一旦进入短兵相接的战场,他们也只能束手就擒。更令人觉得有趣的是,黄兄不仅认为西洋人行动不灵活,连他们的炮舰也不堪一击。他提出一个颇为奇特的战术:挑选擅长游泳、跳跃且擅长使用短刀的士兵,乘坐小型皮划艇,每条船仅载三人。二十条这样的小船组成一个战队,共同围攻一艘军舰。由于洋人的炮火无法有效打击到这些小型船只,我们可以轻易地跃上军舰,消灭敌人并夺取其战舰。

在陆战方面,黄赞枢同样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洋人在战斗中需要下马才能开枪,因此我们可以召集四万勇士,配备短刀和,由杰出将领如冯子才、聂士成指挥,进行集中训练。我们将采用敏捷的战术来攻击敌人,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

黄赞枢的想法在甲午海战后的民间颇为流行,他的战术思维类似于如今的水上蛙人部队和特战部队。这些战术手段过于江湖气,完全建立在冷兵器的基础上,显然无法抵御敌人的现代化武装。幸运的是,清廷并没有采纳这位仁兄的荒唐策略。

读完这则趣事,我不禁对黄赞枢的想象力与勇气感到钦佩。他的提议虽然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在那个历史时期,能够提出如此独特的战术观点实属不易。尽管他的策略并不具备实战价值,但他的爱国情怀和勇于的精神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这段历史趣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时代的思考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面临挑战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和创新,寻找适应时代需求的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