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暑期终止秋季来临
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第二个序曲,紧随立秋之后,白露之前,时间通常落在每年的8月22日至8月24日之间。处暑的来临意味着三伏天的尾声已近,我国大部分地区即将迈入秋高气爽的秋季。
这个节气的名字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处暑”,顾名思义,“处”字在这里代表着终止的意思,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炎夏日的暑热逐渐退去,气温开始有了丝丝凉意。与此不同,它既不同于小暑、大暑的炎炎夏日,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的严寒冬季,它是一个过渡季节,代表着气温从炎热向寒冷的渐变。
在农事上,处暑时节是丰收的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们加紧采摘果实,抢抓农时,田间管理也一刻不停歇。水稻施肥、除草等农事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随着昼夜温差增大,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也明显加快。此时正是庄稼成熟的关键时刻,“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三日无肯谷”“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等农谚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除了农事活动,处暑还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季节。在我国民间,有着“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寓意着人们在这个时节出游迎秋,欣赏美丽的云彩。处暑后的阳光不再那么毒辣,给人们提供了外出的好时机。放河灯也是处暑节气的一大习俗。人们将灯盏或蜡烛放于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
而在浙江沿海地区,每年的处暑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开渔节。对于渔民来说,这意味着漫长的东海休渔期已经结束,他们可以扬帆出海,开始新的捕鱼季节。这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期待的重要日子,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处暑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期待的节气。它既是夏季的结束,也是秋季的开始,更是农事活动和文化习俗的交融点。在这个时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领略到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