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巴托的原名叫什么?乌兰巴托为什么想中国
乌兰巴托的前身:库伦
曾经,乌兰巴托这个名字并不为人熟知,它曾有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名字——库伦。这个古老的名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乌兰巴托的过去,库伦的变迁。
库伦这个名字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据史书记载,库伦城建于1639年,最初的名字为乌尔格”,意为宫殿。这里曾是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哲布尊巴一世是一位在印度降生的高僧,后来转世在西藏,成为西藏觉囊派的高徒。
随着哲布尊巴一世在乌兰巴托一带的传经活动,越来越多的蒙古喀尔喀部领袖信奉并支持他,逐渐使这里成为当地的宗教中心。人群聚集,形成了早期的库伦城。到了十八世纪,这座城市逐渐发展起来,附近的寺庙纷纷建立,民间称之为库伦,意为大寺院。随着岁月的流转,库伦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正式名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库伦的名字也曾经辉煌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胜利后,国民曾考虑在库伦建立一所军校。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所军校最终落户在广州,也就是后来的黄埔军校。库伦错过了成为中国军事摇篮的机会。
库伦的命运并未就此终结。到了清朝中期,库伦成为漠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商业宗教中心。随着时代的变迁,沙皇俄国等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侨民区域。外蒙古也曾一度独立,但最终被国民徐树铮将军率军绞杀。
沙俄的野心并未消失。他们一直试图将库伦据为己有。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国于1924年独立,脱离了中国的管辖。为了去中国化,蒙古国决定将库伦改名为乌兰巴托,意为红色英雄城。从此,乌兰巴托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乌兰巴托已经成为蒙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座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见证了蒙古国的兴衰变迁。走进乌兰巴托,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历史博物馆,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