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天长江流域将有大范围强降雨
长江防汛进入关键期,多地遭受洪涝灾害威胁
近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遭受强降雨侵袭,自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五成,成为自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长江及其周边地区如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出现较重汛情,多地遭受洪涝灾害。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长江流域将迎来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
随着防汛进入关键期,水利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堤库隐患排查,尤其是长江、太湖等重要流域的堤防巡查防守工作。对于北方河流可能出现的区域性较大洪水,水利部也做好了应对准备。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中心宣布全区江河水情形势明朗,但仍需保持警惕,持续做好防汛工作。
气象专家警告,长江流域及各大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仍处于超警水位。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更是达到近十年来的最大值。当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公众需密切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配合当地相关部门做好防汛工作,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管理部也发布了未来三天的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长江中下游、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流域的暴雨洪涝灾害形势依然严峻。西南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增大,淮河流域也可能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华北、东北等地风雹灾害分散多发,西北山地丘陵地区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
面对如此严峻的防汛形势,各地和民众都在积极应对。水利部门加强巡查防守,及时排除隐患;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广大民众也积极配合,做好自我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在这场防汛抗洪的战斗中,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家园。
这场战斗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与付出。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希望他们平安。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次防汛工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都与这场防汛斗争息息相关。让我们共同努力,打赢这场防汛抗洪的战斗!
(综合本报记者赵贝佳、王浩、丁怡婷、戴林峰、李纵报道)
《》(2020年07月14日 14版)再次呼吁广大读者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保护好自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