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权势滔天,他们为什么不敢杀皇帝?
介绍古代宦官权势滔天背后的真相:为何没有敢杀的皇帝?接下来跟随奇秘网的小编一起。
宦官,自隋唐以来被称为太监,他们是皇宫中的侍臣。这一群体的历史源远流长,典籍中不乏关于他们的记载。人们对宦官的整体印象并不佳。尽管有少数宦官如吕强等做出过杰出贡献,但绝大多数出名的宦官都是因为专权跋扈。
赵高,那位指鹿为马的权臣,是秦朝灭亡的推手之一。他的欺上瞒下,祸害朝纲,使得秦朝的征役和律法更加繁重苛暴。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位经历无数次南征北战的英豪,最终却被宦官。甚至在某些朝代,如东汉末年,宦官势力庞大,像桓帝时期有三千多名宦官充斥宫中。
明朝的太监专权可谓是最为严重的。虽然明朝对宦官有一定的制约,但在永乐年间,太监开始受到皇帝的重用。明朝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等机构,涌现出权倾朝野的王振等人。尽管明朝的宦官权势滔天,却从未有太监敢逼迫甚至弑君。
明朝的太监能够掌控大权,背后都是皇帝的支持。这些太监能与朝臣相持甚至压制他们,背后都有皇帝的默许。与赵高等掌握官员和军事势力不同,明朝得势的太监依赖皇帝这棵大树享受荣华富贵和权力。若他们敢杀皇帝,无异于自断大树,必将面临文武百官的联合打压。
明朝中后期的宦官势力大多是皇帝刻意培植以打压朝臣的,维持朝廷平衡并利于皇帝专权。宦官与朝臣对立,大臣们时刻寻找宦官的错误以打压其气焰。虽然明朝太监有外出监军的权力,但他们没有军事调遣权。各地的军队将领对这些趾高气扬的宦官监军并无好感。若太监杀死皇帝,文武百官将群起而诛之。东厂的力量怎能抵挡得住久经沙场的士兵呢?
而且,皇宫内严禁携带武器,一旦违反便是谋逆大罪。在嘉靖时期,欲图皇帝的宫女们只能趁嘉靖熟睡时用绳子勒他。皇宫内外布满护卫军,皇帝还有护卫队日夜值守保护。想要赤手空拳让皇帝不发声而死简直难如登天。即使是武侠剧中的高手,近距离接触秦王都未能得手,何况是明朝的太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