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干儿子刘封最后是什么结局?

生活趣事 2025-07-25 11:13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在公元220年的某个日子,刘封逃回成都,身后背负着丢失上庸的败逃之名。面对曾经那个被视作亲生儿子的刘封,刘备的心情复杂无比。想起二弟的惨死,他愤怒地责骂道:“你还有脸回来,不援救关二叔,还丢城失地,我赐你一死。”刘封瞬间泪目,泣诉道:“父王,你为何如此不顾父子之情?”

刘备的愤怒并未因刘封的辩解而平息。他痛心地表示,如果不是刘封的按兵不动,二弟怎会惨死。他已与丞相商定,决定赐刘封一死。卫士将刘封拖出帐外,刘封临死前慨然赴死,留下一声叹息:“恨不用度(孟达)之言。”

刘备在失去刘封后,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感慨道:“封儿,父王也舍不得你啊。”

回顾刘封的生平,他的故事源于一场偶然的相遇。当年,刘备避难荆州时,遇到了罗侯之子寇封,后改名为刘封。一次酒宴上的小事,让刘备对这位年轻人产生了爱慕,收他为义子,并亲自教他武艺。

刘封曾随刘备征战沙场,屡立战功。在争夺上庸的战斗中,他成功逼降上庸太守申耽,展现出其不可多得的强将风范。在关羽危难之际,他因种种原因未能出兵救援,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孟达投降曹魏后,曾写信给刘封,劝其投降。但刘封斩了使者,表达了自己忠于刘备的决心。在丢失上庸后,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成都,最终面临刘备的愤怒和责难。

虽然外界对刘封的评价一直很低,埋怨他“不念亲情,害死二叔”,但我始终认为,刘封选择不出兵是正确的。他刚刚占领上庸不久,人心不稳,需要安定民心。当时的士兵已经精疲力尽,战斗力低迷,贸然出兵可能徒增伤亡。而且,关羽的求援过于仓促,刘封即使出兵,也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无论如何,刘备还是以“不援关羽”让刘封自尽了。刘封本是义子,处境尴尬,应该知进退,做好臣子的本分。他的勇武虽令人钦佩,但少不经事、勇而少谋,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陈寿先生评价刘封时曾说:“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可见,时期的人们对刘封的评价是“咎由自取”。这一点可能也是刘封一生无法洗白的一个污点。

上一篇:褒姒为何不爱笑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