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感染者称作羊”是次生伤害

生活趣事 2025-07-20 15:34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年初以来,全国各地新冠疫情再度呈现多发的态势,感染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网络上,人们对感染者的称呼也发生了演变。从原先的普通表述,逐渐出现了调侃性质的称呼,如将新冠阳性感染者称为“小阳人”或“羊”,甚至进一步分化出“公羊”“母羊”“老羊”“小羊”等称谓。更甚者,有些人的身上还被画上“抓羊”的图片,这些现象令人感到不安。

这些称呼显然并不尊重病患,它们倾向于矮化、去人性化,并可能引发歧视和排挤的次生伤害。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指出,这种污名化现象并非新鲜事,历史上在瘟疫恐慌之下,患者曾遭受极端对待。而网络上的这种语言暴力,实际上也是瘟疫恐慌的反映。

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他们面临的困境远不止病毒本身。即使在战胜病毒后,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的过程中也可能遭受排斥和歧视。武汉疫情过后,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曾明确表示,治愈出院或即将出院的康复患者应该被接纳回归社区,过正常的生活。生病并不可怕,我们不应因此而对患者另眼相待。

王一方教授警告说,污名化的网络环境不仅伤害新冠感染者的名誉,还可能影响流调过程中的诚实申报。他呼吁已经感染的人士放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流调工作。而对于那些恶意违反管控规定、故意传播疫情的行为,应该依法处罚,而不是将他们与无辜染病的人群混为一谈。

一位研究健康传播的学者也向健康时报表示担忧,对传染病感染者的污名化传播污染了网络生态,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平台应积极响应国家防疫工作,及时清理网络上类似的污名化言论。我们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理解、接纳和支持的环境,为感染者提供应有的尊重和关怀。这样的社会氛围不仅有助于疫情防控,更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保持理性、同情和尊重,共同面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