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出现于什么时候?主要分布在哪些范围

奇人怪事 2025-07-25 07:43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龙山文化,是指分布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晚期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其命名源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现属章丘)的发掘。经过放射性碳素断代技术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即距今约0年前。

1928年的春天,一位名叫吴金鼎的考古学家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的龙山街道办事处发现了著名的城子崖遗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断层上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且带有黑色光泽的陶片,引起了当时专家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被人称为“中国考古学奠基人”的李济先生,作为第一位人类学及考古学博士,于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遗址的首次大规模发掘。此后,学者们陆续对城子崖进行了多次发掘,揭示了这一文化的丰富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进,龙山文化的影响范围不仅覆盖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扩展到了杭州湾地区。在河南安阳后冈遗址,梁思永第一次发现了小屯、龙山、仰韶三种文化遗存依次叠加的“三叠层”,明确了这三种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归属于龙山文化的遗址在山东半岛尤为集中,同时河南、陕西、河北、辽东半岛以及江苏等地也有类似遗址的发现。

龙山文化以其独特的陶器工艺著称,特别是蛋壳黑陶(分布于日照和济南)最具特色,因此又被称为“黑陶文化”。根据地域文化特点的不同,中国考古专家为这一时期的几种主要文化遗存分别命名以作区分。

山东龙山文化是最初由龙山镇命名的那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或相当这个时期的遗存,发展为中原地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则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泾河及渭河流域。还有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

这些龙山文化的不同类型都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远古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上一篇:酸菜(广西)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