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噜声很大怎么办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教授详述:小铭的腺样体肥大之旅及预防之道
专家视角: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倾情分享
近日,张忠德教授分享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医案:白白胖胖的小铭今年刚刚六岁,却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体质逐渐下滑,出现了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他的故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小铭的日常饮食过于任性,零食、水果成了主食,冷饮、雪糕更是不断。再加上他缺乏运动,宅家看电视、玩游戏成了周末的常态。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他最近一年体质下降,容易感冒,胃口变小,饭后嗳气连连,夜间呼吸不畅,呼噜声大,盗汗严重,大便也不通畅。经鼻咽镜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堵塞约80%。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家人希望寻求中医治疗方法。
张忠德教授解读了这一问题背后的中医理念。腺样体肥大的发生与肺脾二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中医看来,肺气不足、卫外不固是邪气滞留的根源。而脾虚则运化不畅,导致痰液水湿停留。两者相互影响,导致呼吸道受阻,出现呼吸费劲、鼻鼾声重等症状。
针对小铭的情况,张教授采取调护肺脾的方法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小铭的症状明显改善,吃饭香、大便好,感冒也减少了。这充分说明了中医在调理身体、改善体质方面的独特优势。
除了治疗,预防同样重要。张教授提出了四项预防措施:合理饮食、衣物得当、防止感冒以及鼓励户外运动。他还特别推荐了一款补肺健脾的药膳——参术健脾补肺粥。这款药膳以小米、大米、山药、太子参、白术和陈皮为主要材料,具有补肺健脾的功效。
现代生活节奏快,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与过去大相径庭,这也导致了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从饮食、衣物、运动等方面入手,预防疾病的发生。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张忠德教授的故事和建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让我们在育儿路上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