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销售假药的医院”出来走两步
警惕网络假药泛滥:医院也成重灾区?
在数字时代,网络犯罪愈发频繁,其中网络销售假药尤为引人关注。这类案件的特点在于:地域广泛、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且相较于传统销售假药手段,网络销售的犯罪时间更长,社会危害更大。当下,我们必须对这种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并严厉打击。
近日,《法制日报》报道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在江苏泰州,警方查处了一起涉及金额高达400多万的假药大案。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假药不仅通过互联网直接销售给患者,而且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了正规医院。这已不再是孤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神圣场所,如今却成了假药的“重灾区”。这些假药分为多种情况,有些是由违法企业胡乱生产,有些则是完全无效的面粉制品。对于患有疑难杂症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他们本已承受巨大痛苦,却在医院寻求治疗时遭遇假药,何其悲哀!
假药进入医院的原因也值得深究。其一,医院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采购了假药,这暴露出监管漏洞。按照现行药品采购制度,医院采购药品需经过招投标环节,那么这些假药是如何绕过监管进入医院的?是躲避了招投标环节,还是招投标环节本身存在问题?其二,医院故意采购假药以谋取更多利益,这种行为更是不可原谅。明知是假药还进行采购,简直是拿患者的生命当儿戏!
令人疑惑的是,如果不是媒体曝光,我们怎会知道正规医院也在销售假药?监管部门在查处假药时,是否也对涉事医院进行了处理?如果处理了,为何百姓仍不知情?面对如此广泛的销售假药现象,有关部门在处理时为何总是遮遮掩掩?难道只是内部处理,罚款了事?
销售假药的医院不能成为“国家秘密”。国家卫计委应进行一次全面统计,公开销售假药的医院名单,让百姓监督。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只有将销售假药的医院暴露在阳光之下,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患者的权益,维护医疗行业的公信力。都有哪些医院销售过假药?这有必要拿到阳光下晒晒,让公众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