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的风险细数古代拍马屁没拍好者的下场

外星人 2025-07-24 09:01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似乎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生动描述,即人们总是乐于见到他人的赞美与奉承,这种现象古今皆然。拍马屁并非易事,历史上也不乏因拍马屁失手而引发严重后果的实例。

让我们回溯到南朝刘宋时期,大才子谢庄因一篇独特的《殷贵妃诔》而声名大噪。这篇佳作使他获得了皇帝的青睐,职位连升三级。好景不长。当时的东宫太子刘子业对这篇诔文颇为反感,谢庄因此被捉拿入狱。一年后,随着刘子业的离世,谢庄才得获释。可见,拍马屁之道,需谨慎行事。

再来看南朝梁武帝的故事。一日,当梁武帝与大臣们泛舟湖上,一位大臣试图以美景为引,拍马屁道:“烟波浩渺,圣上亲临盛会,自有‘帝子降兮北渚’。”梁武帝却是一位独眼龙,这位大臣的奉承之词反而成了对他的讽刺,当即被砍头。

明朝的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和洪州府学教授徐一夔,本想以《谢增俸表》中的词句奉承皇帝朱元璋,不料却因词句中的谐音与隐喻被朱元璋认为是讽刺他出身和尚、当过红巾军,最终落得斩首的下场。

到了乾隆朝,智天豹花费半生心血编写了一部《本朝万年历》,却因为在书中设定的年号和乾隆的实际统治年数不符,触怒了乾隆皇帝,最终丢了性命。这些例子无不表明,拍马屁的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清末时期,日本大阪的高桥盛大堂药局制作了一款名为“清快丸”的保健品,受到广泛欢迎。一位官员将其献给慈禧太后,却因产品名称与慈禧的内心解读产生歧义,导致慈禧大怒,这位官员瞬间被削职为民,“清快丸”也被逐出宫廷。这些实例都提醒我们,拍马屁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历史上的这些教训告诉我们,拍马屁需谨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赞美与奉承都需要适度,过度的奉承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而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而拍马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上一篇:对红花叶子变黄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