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人死后压舌是为了什么?
在《末代皇帝》这部电影中,有一段关于死后的特殊习俗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当宫人在逝者的口中放置一颗价值不菲的夜塞作为压舌之物时,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压舌究竟是何物?它究竟有何作用?难道真的如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它是为了防止尸变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读一下这一传统习俗。
压舌,顾名思义,就是在人死后将某些物品放入死者口中的仪式。这种习俗源远流长,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压舌的物品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帝王会用玉蝉,而普通百姓则可能选择铜钱或药材等。关于压舌的起源和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压舌是为了让死者在黄泉路上不会挨饿。这种习俗被称为“饭含”,意味着将压舌之物视为食物。人们认为,只有让死者在来世有足够的粮食,他们才能安然度过漫长的旅程。
另一种说法则与死后的安宁有关。人们相信,压舌可以防止死者在阴间乱说话,避免引来不必要的祸端。例如,《周礼·天宫·天府》中记载:“大丧共(供)含玉。”也就是说,对于身份显赫的死者,如玉器等贵重物品被用来压舌。历史上,武则天作为一位女皇,她的压舌之物却是木头而非玉器。这可能是因为她生前杀戮过重,担心在阴间受到责罚。使用木头压舌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赎罪和安抚。
专家则解释说,压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防止面部塌陷。人死后身体会逐渐缩小,皮肤失去弹性而塌陷。压舌可以起到支撑面部的作用,让逝者的遗容更加美观。这种习俗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这种情感寄托体现在葬礼的每个细节中,让人们能够体面地告别逝者。同时表达对亲人的不舍和祝福他们一路走好的心愿。因此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充满了人们对已故之人的关爱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因此并不会像影视剧中那样一旦取出压舌之物就会跳出僵尸之类的恐怖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