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简历 吹不出就业美好前程
随着2016年元月的到来,招聘季和毕业季的脚步日益临近。众多即将走出校园的高校学子们,正怀揣着梦想与焦虑,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奔波忙碌。他们的简历,如同他们的面孔一样,各式各样,有的简约大方,有的华丽夺目,也有的朴实无华。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些简历的“注水”现象却逐渐浮出水面,搅动了原本清澈的人才市场。
这些注水简历,如同虚假面具,以各种方式夸大求职者的实际能力。有些毕业生为了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不惜造假,无中生有地夸大自己的经历和能力。虽然这些简历或许能短暂地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但终究难以掩盖真相。毕竟,学识与能力是无法造假的,最终都会被用人单位识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求职者自身急功近利的心态外,也与一些学校的纵容有关。为了提高就业率,一些学校对学生简历造假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默许。这种从众效应和制裁偏软的综合作用,为注水简历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个真实才能赢得信任的时代,那些真正有才华、有实力的求职者终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记得在一次秘书招录面试中,一位相貌平平的学生因展现出细心、稳重的特点而被录用。这位学生虽然学历不出众,但她所拥有的正是秘书岗位所需要的品质,使她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告诉我们,简历虽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求职者的学识、才华和修养。
对于那些在简历上造假的求职者,我们应该通过诚信记录等方式给予相应的惩戒,让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简历不造假,十足一大傻”这一潜规则必须受到显规则的制约。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学校与就业市场的双向沟通,公开共享求职者信息,强化失信机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杜绝“注水”简历的出现,让真实和才华成为求职者的通行证。
对于那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学生们,我衷心建议:与其在简历上弄虚作假,不如在学校期间多读书、多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做一个真正的学霸、才霸,用你的实力和才华去征服用人单位。因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唯有真实和才华才是你走向成功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