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将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成改革开放新高地
本报北京讯(特约记者王珂报道)来自商务部的最新消息,新闻发言人高峰在11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商务部将与相关部门及地方携手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放水平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旨在将其塑造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志性高地。
今年五月份,国务院明确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发展方向——“三创新、两提升”。在此背景下,多个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响应并展开实践。广州经开区为例,积极推动高质量外资集聚,成功吸引了超过三千家外资企业入驻,其中包括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一百多家,已然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江宁经开区则放眼全球,积极赴国外拓展创新资源,设立了海外协同创新中心。
高峰指出,全国范围内的二百多家国家级经开区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两万家,国家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超过四百五十个。在今年前三季度度的统计中,这些经开区实现了进出口总额四点四万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七点六,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增加至百分之十九点二。实际使用的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达到三百七十二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三。
对于未来,商务部以及相关部门将从以下方面推动国家级经开区的转型升级:
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商务部将加强投资促进力度,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引进研发、结算等高端功能性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外贸新业态,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
商务部将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及产业竞争力。为此,将加强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商务部将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国家级经开区下放省市经济管理权限。加大“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完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体系。
商务部及相关部门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为国家级经开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我们期待这些经开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