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密集发声 肉篮子菜篮子价格稳定有保障
年初至今,居民消费价格经历了一个有趣的波动过程。在整体回落的背景下,近两个月由于汛情等因素的影响,CPI涨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这让人们开始关心未来的物价走势,特别是关乎日常生活的食品价格,特别是“肉篮子”和“菜篮子”能否保持平稳。好消息是,国家多部门已经发出积极信号,为全年食品价格保持稳定奠定了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2.7%,涨幅相较于前一个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这其中,食品价格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猪肉和鲜菜的价格上涨明显。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85.7%,鲜菜价格则上涨了7.9%。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近日表示,针对重要的民生商品价格变化,国家一直在采取综合措施来确保价格稳定。一方面,针对生猪和猪肉市场进行调控,7月份已经投放了四批次共计4.8万吨的中央冻猪肉储备,以积极引导市场预期。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和新冠疫情等突发情况,及时加强蔬菜、猪肉等重要商品的价格监测调控,确保市场供应与价格稳定。
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13.1%。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的首次生猪存栏同比增长,也是生猪产能恢复的又一个重要拐点。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和消费需求释放,预计三季度猪肉供应仍将保持紧张状态,价格可能呈现高位震荡的局面。随着上市肥猪量的持续增加,四季度的供需关系将进一步缓和,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猪肉之外,鲜菜价格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鲜菜价格主要受短期因素冲击,由于鲜菜的生长周期较短,因此不会对整体价格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综合来看,多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物价稳定,为全年食品价格保持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和上市肥猪量的增加,预计四季度的物价将会更加平稳。这让人们对未来的物价走势保持了相对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