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衡量美女标准竟不是“三围”而是它
奇事网带你了解历史中的美足文化
当今时代,评价美女的标准似乎越来越严苛,身高、三围、五官、发型,缺一不可。回望历史的长河,我们的先人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曾有一项独特的国粹——“三寸金莲”,这是通过女性的脚来评判其美丑的时代。
这一独特的审美观念源于古代中国对女性脚部的一种病态追求。那时的女子,为了符合社会对于美的定义,从小就遭受缠足的痛苦。这一习俗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与之相关的故事却引人入胜。
据传,南北朝时代的南齐帝国有一位昏君——萧宝卷。他后宫佳丽众多,却对贵妃潘玉儿情有独钟。潘玉儿以她柔弱无骨、如春笋般的美足而闻名于世。萧宝卷为潘玉儿营造了一个奢华的“玉寿殿”,让她在其中赤足行走,宛如仙子。从此,“轻移莲步”成为形容女性走路姿态优美的词汇,“三寸金莲”则是对缠足女子的美称。
其实,对于女子美足的痴迷者不止萧宝卷一人。汉成帝与昭仪合德的故事也流传至今。合德的足,曾激起汉成帝的无限性兴奋。这样的痴迷,展现了古代部分统治者对女性足部美的独特追求。
追溯至古代文献,对女性足部的赞美不胜枚举。《诗经》中早有“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将女性的美眸与纤足相提并论。古乐府、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闲情赋》等,都赞美了女性足部的美。
萧宝卷更是将赏玩美足发展成了一门“技艺”,他常常握住潘玉儿的足踝,搓揉、捏摸,甚至亲吻、咬啮。这种独特的互动方式,虽然在现代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却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一种特殊情感交流方式。
这种对美足的过分追求也导致了社会的堕落和混乱。萧宝卷为了讨好潘玉儿,不惜耗费国力、财力和物力,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他只做了两年皇帝,便丢掉了大好河山,自己与潘玉儿也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回望历史,我们应当庆幸生活在了一个更加开放和理性的时代,对美的定义也更为多元和包容。对于那段曾经存在的“三寸金莲”历史,我们也应有所了解,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文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