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云舍村:让村民端稳乡村旅游“金饭碗”
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的云舍村,犹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青石板路干净整洁,古朴的土家特色民居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小桥流水,宛如人间仙境。
今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一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展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成果。云舍村以其独特的旅游扶贫模式,被选为“创新提升型”旅游扶贫案例。
云舍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下,太平河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依托梵净山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云舍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这里的青山绿水、古朴的民俗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曾经的云舍村是一个靠传统农耕生活的普通村寨,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云舍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谢金萍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好。
云舍村坚守发展与保护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景区创建,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充分挖掘旅游潜力。每逢节假日,游客们纷纷来到云舍村,体验农家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为了打造“云中仙舍”乡村旅游品牌,云舍村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创建目标,修缮了古桥、古民居、古巷道、古法造纸作坊,建设了土家民俗博物馆、乡愁馆和旅游商品示范店。云舍村还修建了旅游步道、大型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云舍村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区带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先后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乡村等称号。目前,云舍村正式营业的农家乐超过42家,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未来,云舍村将继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丰富文旅融合产品体系。立足乡村特色,促进文旅体、农商旅融合发展,让村民端稳乡村旅游这个“金饭碗”,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