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暗度陈仓的来历(成语故事 暗度陈仓)

世界之最 2025-07-23 09:56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暗度陈仓:一场智勇并重的战略博弈(成语故事)

目录清单:

一、暗度陈仓成语的起源是什么?

二、暗度陈仓的历史背景与来源

一、暗度陈仓成语的起源

在秦朝覆灭之际,项羽、刘邦等反秦英雄争夺天下。项羽表面主张分地封王,实则暗中谋划如何逐个消灭他们。他对刘邦尤为不放心,知道刘邦是最难对付的对手。

之前,两人曾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谁就能在关中称王。刘邦占据了咸阳,而关中地区因秦的经营,物产丰富,军事基础扎实。项羽不愿让刘邦成为关中王,也不愿他回故乡沛县发展。他故意将巴、蜀和汉中分配给刘邦,想把其关在偏僻之地。

刘邦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不甘心接受这样的安排。他采纳了张亮的策略,烧毁栈道,以迷惑项羽,让其放松警惕。栈道是悬崖上搭建的通道,烧毁栈道不仅为了防御,更为了迷惑敌人。

但刘邦暗中拜韩信为将军,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实则率主力从小路偷袭陈仓。张邯未能准备,最终被刘邦军队占领关中。这一战略被称为“暗渡陈仓”。

二、暗度陈仓的历史背景与来源

暗渡陈仓的历史背景是楚汉相争时期。当时,韩信利用敌人的判断失误,采取隐蔽的路线攻击敌人,取得了胜利。这一战略被后世称为“暗渡陈仓”。其来源可追溯到《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实际历史记载中,韩信部并没有“明修栈道”的描述,而是从故道(又称陈仓道)袭击陈仓。这一策略是一种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方法。暗渡陈仓的成语后来用来形容一边迷惑对方,一边偷偷行动,达到预定目的。它也反映了用假象迷惑敌人、暗中活动的智慧。

暗渡陈仓是楚汉相争时期一场智勇并重的战略博弈,也是军事史上著名的成功战例。这一战略被后世广泛运用,并形成了相应的成语,用来描述类似的军事行动和策略。

(注: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