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送穷鬼怎么送 辞旧迎新万事大吉
正月初五刚迎完财神,转眼到了二月初六,我们又迎来了送走穷鬼的日子。在春节期间,我们有许多传统习俗,其中之一就是避免清扫垃圾,避免将财物扫出门外,怕将财气赶走。但到了初六这一天,却要进行大扫除,意味着把穷鬼送走。这一习俗背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考证,我国唐代民间就开始盛行送“穷鬼”,只不过那时只称之为“鬼”,而不称之为“神”。到了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从进入正月开始,一直不能打扫,厕所中的污秽累积,因此初六这一天不仅要进行大扫除,还要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这个过程称为“挹肥”。而“送穷”则代表送走旧日的贫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体现了人们希望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景。
节日的欢庆中,大放鞭炮是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在正月初六的“送穷日”,人们燃放鞭炮,希望能够把穷鬼、穷运赶走。相传穷鬼、穷运害怕鞭炮的巨响,只有把它们赶走,才能迎来新的财运和美好未来。而这一天也被称作“马日”,商家选择在这一天开业,并燃放鞭炮庆祝,寓意着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说到北京地区的习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在这一天,家中的妇女会将节日期间积存的垃圾扔出去,称之为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以一并摘下扔掉,即送穷神。这一传统还衍生出了“”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扔穷鬼,抢财神”的游戏虽然已经在北京罕见,但在辽宁等地仍然保留。在这一天,小贩们也会走街串巷,因为这一天是马日,家中会给参与“扔穷”的男孩买传统的美食“驴打滚”作为鼓励。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是在进行一种传统习俗的仪式,更是在传递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从送穷鬼到大扫除,从燃放鞭炮到购买美食,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个节日不仅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