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香港考虑封城措施
香港近期疫情形势严峻,据报道,新增大量确诊病例,其中一名曾出席林郑月娥记者会的记者也被初步确诊。行政长官办公室已采取预防措施,特首会进行日常快速抗原测试,并接受核酸检测。
为了应对疫情,香港实施了新的防疫措施。自本月10日起,“疫苗通行证”在香港D类餐饮场所开始实施。所有进入此类场所的12岁及以上人士,除非因医学原因获得豁免证明,否则必须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这项措施旨在鼓励市民积极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从本月24日起,“疫苗通行证”安排将在香港所有餐饮场所全面实施。加强了对违反强制检测规定的处罚力度,定额罚款金额从5000港币增至1万港币。这一举措旨在遏制疫情传播,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香港食环署宣布,自本月10日至本月23日期间,每晚6时至次日凌晨4时59分,所有餐饮场所必须停止堂食服务。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香港的所有餐厅要么选择暂时关闭,要么选择以外卖形式继续营业。对于餐厅员工,除获得医学豁免证书外,也必须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所有餐饮场所都不得举办宴会,以遏制病毒传播。
目前,提高疫苗接种率是特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形容第五波疫情如同“海啸式”冲击,虽然疫苗接种率有所提升,但80岁以上长者的第一针接种率仍然令人担忧。
针对香港疫情的严峻形势,专家顾问袁国勇教授估计,如果采取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预计3至4周后香港接种率将达到九成,疫情传播将减缓。他表示不排除支持全民“禁足强检”一星期的建议,但前提是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香港大学医学院通过流行病学模型推算,如果采取“封城”措施,可以有效遏制疫情传播。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建议积极考虑这一措施。根据港大的推算,如果不采取封城措施而维持现有措施,疫情将进一步恶化,医疗服务将面临巨大压力。“封城”是当下保护市民生命安全的重要考虑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