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又是杀神 为什么韩信
对于那些对名将白起和韩信的故事还不太了解的读者,让我们一同跟随奇闻网菜谱宝网的小编来其中的奥秘。
提起秦国名将白起,他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赫赫有名的战将。辅佐秦昭王,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伊阕之战中,他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中,更是攻陷了楚都郢城,重创敌军主力。长达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攻城七十余座,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一生杀敌数百万,被后人尊称为“人屠”。
而当我们谈及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心中更是充满了崇敬。从拜将开始,他暗度陈仓、平定三秦、灭魏代,再到背水一战、垓下决战,他的一生未尝败绩,且奇谋妙计连连,因此被誉为“兵仙”。
这两位在战争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之间,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恩怨。尽管韩信在战争策略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但他却对前辈白起有些看法,甚至认为白起的名将称号有所不足。这是为何呢?
据史书记载,韩信之所以对白起有所微词,主要是因为他对白起的战术和战略理念持有不同看法。当萧何问及韩信对白起的评价时,韩信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白起虽然曾以60万兵力包围赵国的45万大军,战绩显赫,但此战秦军也伤亡了二十万人,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损失惨重。这场战役拖得太久,近三年的时间给秦国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韩信认为白起不懂“围必有缺”的道理。他将赵国围得如铁桶一般,反而促使赵国军队只能拼死一战,导致秦军伤亡惨重。而韩信则主张在包围圈留一个缺口,对敌人的主力进行埋伏击杀,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减少不必要的战争支出。
不得不说,韩信作为兵仙,他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思维确实异于常人。而他对于白起的这些看法,虽然颇具争议,但也不无道理。凭借着自己辉煌的战绩,韩信对前辈白起有所看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每一位伟大的将领都有自己独特的战术理念和战略眼光,而这些理念和眼光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