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单挑黄忠并没取胜,为什么却瞧不起黄忠
《三国演义》中的黄忠与关羽:晚出场却显英勇,为何仍被轻视?
阅读《演义》,我们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特别是刘备阵营中的五虎将,他们的英勇事迹让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出场较晚的黄忠,他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四人。
黄忠作为长沙守将韩玄的手下,在关羽攻打长沙时首次亮相。那时,他已年过六旬,但依旧英勇无比。他与关羽连续三日激战,每天都斗至难分难舍。尽管韩玄下令让黄忠射杀关羽,但黄忠却在一箭射中关羽盔顶红缨的也报了关羽的饶命之恩。这样的武艺,足以证明黄忠的实力不输于关羽。
尽管黄忠有着如此英勇的表现,却遭到了关羽的轻视。在刘备封五虎将的时候,关羽对于黄忠的位列其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关羽一直被视为忠义的化身,对于降将有着天然的看不起。黄忠曾多次归降不同的主公,这对于重视忠诚的关羽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关羽反对黄忠与自己并列时提到了“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也暗示了他对黄忠年龄较大的不满。在关羽的想象中,老将黄忠可能已经年老力衰,不再具备当年的英勇。
黄忠的出身低微也是他被轻视的原因之一。尽管关羽自己出身不高,但他作为刘备的臣子,自然会轻视那些出身不高且非元老的人物。黄忠的出身背景无法弥补这一缺陷。
由于关羽在刘备阵营中的位置较高,他很难得知黄忠在其他战场上的表现。不知道黄忠的战绩,再加上他的性格,很容易导致他对黄忠产生轻视。
有人可能会说,关羽在战长沙时放过黄忠,应该是对黄忠的认可。在我看来,关羽之所以不杀黄忠,更多的是因为他自己的骄傲和正直,不想胜之不武,而非对黄忠的认可。他对待黄忠的态度与其他因素并无太大关联。
尽管黄忠有着出色的武艺和英勇的表现,但他的降将身份、年龄、出身以及战功等因素都导致了他在关羽心中的地位不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关羽对黄忠持有轻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