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是由来和风俗 寒露节气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寒露节气是古代智慧的结晶,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精准地标注了秋季时节的开始。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象征着气候新的变化,寒露节气更是如此。在这个时节,不仅有独特的风俗与习惯,还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关注。
一、寒露节气的由来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期间,气温开始由热转冷,降下的温度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加冰冷,几乎要凝结成霜。这一节气的气候变化源于自然环境的改变。清晨的露珠因为温度较低,从而被称为“寒露”。
二、寒露风俗
如果说白露时节的天气转凉和初露的露水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那么寒露则带来了更为明显的寒意和更多的露珠。在寒露节气,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霜冻,白云红叶交织,偶尔可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鸣渐息,荷花凋零。特别在北京,人们有登高的习俗。在寒露时节,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成为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重九登高节更是吸引众多游人,共享秋意盎然的山林美景。
三、寒露节气注意事项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感冒成为最易流行的疾病。在干燥寒冷的天气里,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个时期尤为关键。除了感冒,还需要特别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哮喘病复发以及肺炎等疾病。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除了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外,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积极预防感冒,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寒露节气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身体健康,注意防寒保暖。在这个时节,让我们一起遵循传统风俗,登高望远,欣赏美丽的秋景,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