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莫高窟藏经洞原本并非用于藏经

世界之最 2025-07-19 05:04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电视剧《大敦煌》正在央视热播,剧中描绘了曹氏家族为了防止西夏李元昊夺经,而特意凿洞藏经的紧张情节。历史专家通过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

藏经洞,作为莫高窟第17窟的俗称,实际上并非如剧中所示用于藏经,而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纪念之地。它位于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侧壁内,是一个附属于第16窟的小洞。

在1900年,道士王圆?偶然发现了这个藏经洞。在此之前,洞门被一幅壁画所掩盖,极为隐蔽。第17窟呈正方形,边长3米,四面墙高2.5米,窟顶为覆斗形,最高处离地约3米。洞内西壁南端有一龛,内嵌一座石碑,俗称“洪(上“巩”下“言”)碑”。

迎向洞门,紧靠北壁的地上筑有一个低坛。这个低坛上原本端坐着一尊彩色的僧人塑像,塑像背后的北壁上也有壁画。经过考古学家的考证,这尊塑像是洪(上“巩”下“言”)和尚的真人像,是洪(上“巩”下“言”)的弟子们依照其生前模样所塑造的。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永增表示:“第17窟内的洪(上“巩”下“言”)和尚的塑像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这尊塑像连眼角鱼尾纹都栩栩如生,与我们通常所见的佛像有着显著的不同。”

根据第17窟内的壁画内容和石窟形制,敦煌学家们判断这个石窟实际上是洪(上“巩”下“言”)的影窟,相当于世俗的宗庙和祠堂。也就是说,藏经洞造窟之初并非是为了藏经,而是为了纪念洪(上“巩”下“言”)和尚。

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敦煌文化的又一层面,也让我们对这位洪(上“巩”下“言”)和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他的影响深远,使得这个小洞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人们对他的敬仰和纪念。电视剧《大敦煌》虽然有其虚构的情节,但通过对藏经洞的深入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历史的真实往往比虚构更为引人入胜。

上一篇:手机一切正常就是黑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