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都让人脸红的周公之礼
古装电视剧中,每当演到古代男女共寝时,总有那么一个人会说:“夫人(夫君),咱们趁早行周公之礼安歇了吧……”,“周公之礼”如今已通俗地成为夫妻同房的代名词。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相传,周公之礼与西周时期的周公息息相关。据说,西周初年,社会风气浇薄,婚俗混乱,男女关系过于随便。为了整饬民风,周公亲自制礼教民,其中尤为重视婚礼。他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详尽的规定,这些规定合称为“婚义七礼”或“士婚义七礼”。
为了让士人阶层了解并遵循这“七礼”,周公甚至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在演至“敦伦”一节时,周公的妻子却拒绝了继续演示。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意在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面对妻子的拒绝,周公陷入了沉思。
这时,周公看到儿子伯禽摆弄的葫芦瓢,几个瓿瓢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葫芦,让他灵光一现。第二天,周公将“士”人子弟召集到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并以葫芦为象征,解释夫妻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周公之礼”逐渐成为了夫妻同房的代名词。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周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注重家庭、倡导道德规范的先贤。他的智慧和努力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使得“周公之礼”成为夫妻之间深厚情感的象征。
在现代社会,“周公之礼”虽然已经不再是现实生活中夫妻同房的直接表述,但它仍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当我们提及这个词时,不禁会想起那段古老而美好的传说,以及周公为整顿民风、弘扬道德所付出的努力。更多关于周公之礼的趣味和故事,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古代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