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涉疫诈骗,形成有力震慑

生活趣事 2025-07-26 15:47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在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却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疫情的机会,非法牟取不义之财,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疫情防控的社会秩序。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必须坚决依法严惩,形成有效的震慑。

在疫情期间,一些犯罪分子潜入学群,发布虚假的培训通知,谎称拥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借此骗取钱财。他们甚至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利用人们对于疫情的高度关注,实施诈骗。这些犯罪行为让人们遭受损失,也让疫情的防控工作更加艰难。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疫情期间诈骗犯罪的发案量更是大幅增长。这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隐蔽性,实施诈骗行为,其发案比例高、涉及面广、社会危害性大。据最高检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诈骗罪案件数和起诉的案件数占所有涉疫刑事犯罪案件的近六成。

随着普法宣传的持续推进,群众对于某些形式的诈骗如冒充熟人和公检法等有了更强的防范意识。疫情期间的一些特殊需求,如网络购物和居家上课,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机会。他们利用社会热点和新的应用程序,不断翻新诈骗手段,甚至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被害人进行精准画像,实施更加隐蔽和高效的诈骗。

对于疫情期间的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我们必须从严论处、从重打击。这些犯罪分子不仅侵犯了人民的财产权益,还利用防疫物资的稀缺性和公众的爱心进行欺诈,严重破坏了疫情防控的社会秩序。执法司法机关应该加大打击力度,提高打击精度,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采取多种手段挤压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

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及时针对多发的诈骗案件发出警告。他们应该严厉打击相关犯罪,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打击,并向社会公众发出明确信号,提出具体的预防建议。企业、社会公众等也要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构筑起坚固的“防火墙”,共同保护群众利益。

这些网络诈骗行为是对法治社会的公然挑战,是对人性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打击这种行为,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和关注。

上一篇:情人节怎么过比较浪漫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