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火化需提供核酸证明 有必要吗
温馨提示:i深圳APP聪明殡葬页面新要求
随着疫情的反复,深圳市的殡仪服务也迎来了新的调整。通过“i深圳”APP进入“聪明殡葬”页面,你会看到一条温馨的提示:对于来自疫情封控管控防范区的逝者,除了需要提供《衰亡证实》或《尸首接运单》,还需要出示逝者的核酸检测证明。
这一政策自今年初开始实施,由深圳市卫健委、民政局、公安局联合宣布。对于这一新要求,很多人表示惊讶,逝者能否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如果不进行,责任由谁承担?从法律层面,火化前进行核酸检测是否必要且合理?
针对这些问题,《新民周刊》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疑难证据成就研究中心主任吴丹红。而关于这一措施的争议,网友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有人认为这是对生者的保护,是一种必要的防备措施。
某殡仪馆工作人员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提到,在火化前对逝者进行检测、消杀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接运、处理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尽管火化炉能够杀死细菌,但防护服和车间都可能留下病毒。
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超低温或天气转热对于抑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并没有多大作用。有观点认为,从科学角度看,新冠病毒并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立即失去传染性。对于家属和殡仪馆工作人员来说,对逝者进行核酸检测是一种保护措施。
也有不少网友对此持反对态度,质疑火化前进行核酸检测的必要性。他们提出,逝者是否有主动核酸检测的能力?如果逝者不能主动履行核酸检测,任务由谁承担?吴丹红认为,从新闻来看,让逝者家属承担责任并没有法律依据,也违背了“任务自担”原则。
深圳官方对此给出了回应,对于来自封控管控防范区的逝者,确实需要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如果实在无法提供,也可以提供家族其他成员的核酸证明。同时强调,家属没有必要将逝者带到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现阶段的报丧流程一切正常。
在这一特殊时期,深圳的殡仪服务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同时尽量减轻家属的负担,确保殡仪服务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