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就地过年-勿忘留守群体

生活趣事 2025-07-21 13:02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近期发表的文章《评就地过年倡导之外还要做好什么》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留言区,一位身为刚刚脱贫的村支部书记的网友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提到,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劝导许多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并仅通过购买米和油来慰问留守人员。这引发了对如何更好地关照留守群体的思考。

这位村干部的心声反映了各地在鼓励人员就地过年时,对家乡亲人的关心与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三个春节,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多地倡导就地过年。这意味着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妇女等群体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以确保无法回家过年的人们能够放心。

政策层面并未忽视留守群众的过年问题。例如,民政部门针对“就地过年”倡议对留守老人的影响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排查困难家庭、开展分类帮扶等。这种政策导向应持续不变,确保即便亲人无法回家,也要让亲情在身边。各地区各部门需制定详细的方案,针对性地帮扶,兼顾各种需求。只有细致入微的关怀才能真正令人满意。

倡导就地过年,实际上是要解决“留”下来的人们的后顾之忧。这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努力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既要做好服务保障,也要精准对接群众的需求。既要提供丰富的物资供应,也要开展心理慰藉活动。只有措施贴心、办法用心,人们才能留得安心、过得舒心。

倡导就地过年的举措面向整个社会,关系到众多群众的利益。真正的“两头暖”感受,检验着公共治理的温度。这需要让更多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祉红利,同时根据分级分类的原则,坚决不搞“一刀切”,并重点关注面临特殊困难的老人和孩子。治理过程中既要关注民生温度,也要注重过程和结果导向,确保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同时兼顾特殊群体的利益。

一位网友的话道出了真谛:“有情便是年”。带着感情、信任、呵护与关怀,我们同心同向同行,无论在哪里过年,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喜悦。让我们在战胜疫情后,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春天。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