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两代皇帝都在提防司马懿 司马懿为什么还能
对钟爱历史的小伙伴而言,这篇关于曹睿继位及军事策略的文章定能引发强烈兴趣。让我们跟随奇秘网小编的脚步,回溯到公元226年的历史长河,一探当时的波澜壮阔。
在公元226年5月,一代枭雄曹丕离世,其年事已高的长子平原王继承大统。曹丕虽育有众多儿子,其中封王的就有九人,然而因最宠爱的郭皇后未能生育,太子之位一直悬空。尤其曹睿的生母与曹丕感情早已破裂,使得曹丕对曹睿并不喜爱,一直将其置于深宫之中,几乎与朝中大臣无往来。
直至曹丕临终前一天,才无奈立曹睿为太子。许多重臣未曾见过这位新君,都渴望一睹其风采。曹睿却只召见了侍中刘晔,群臣只能在宫外耐心等待。两人畅谈终日,让刘晔对曹睿的评价极高,与秦始皇、汉武帝相提并论,只是才干稍逊。
同年8月,闻曹丕逝世,孙权觉得有机可乘,遂率领五万大军进攻石阳。江夏太守文聘一面坚守城池,一面请求洛阳支援。朝中大臣焦急万分,但曹睿却镇定自若。他深知孙权擅长水战,此次弃舟登岸只是欲攻其不备。文聘已有防备,与吴军相持不下,孙权无法占得便宜,只得撤退。
遗憾的是,此战过后仅数月,文聘便离世了。他是荆州南阳人,自镇守江夏以来近二十年,深得士兵拥戴。他的去世让曹魏在荆北陷入帅才匮乏的困境。与此孙权再次发起进攻,意图扩大战线。而司马懿首次单独领军迎战,便大破吴军,诸葛瑾只得撤退。
曹睿随后调整魏国官制,对司马懿等重臣进行重用与提拔。当月,曹睿任命司马懿为中部战区司令员,负责荆州、豫州诸军事。这一年司马懿49岁,正值壮年,他的军事才能与领导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提升。
在这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变动中,曹睿展现出了他的英明和决断。他不仅在军事策略上独具慧眼,而且在人事安排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智慧和勇气为魏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司马懿的崛起,更是为魏国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曹魏三代帝王的得力助手和军事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