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诸葛亮空城计,为什么要留人扫地?
《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可谓神来之笔。当新野被烧,各种困境接踵而至,他依然能够镇定自若,借由一场精心策划的计谋,成功吓退司马懿的大军。这其中,他为何会让四名士兵在城门口打扫呢?
谈及此事,我们得从诸葛亮的无奈之举说起。刘备曾对马谡的才能提出过质疑,然而诸葛亮却一意孤行,重用了马谡。结果众所周知,马谡的冒险行动导致街亭失守,局势一度十分危急。此时的诸葛亮,面临着撤兵的困境。
就在司马懿的大军突然压境。城中兵少民弱,众人惊慌失措之际,诸葛亮却镇定自若。他大开城门,让四名士兵扮作百姓在城门口悠然扫地。而自己则端坐城楼,抚琴饮酒,这一表现竟然唬住了司马懿,使其不战而退。
那么,诸葛亮的这一举措是何用意呢?其实,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策略智慧。诸葛亮与司马懿是老对手,彼此非常了解。有人认为司马懿并没有真正被空城计所迷惑,他的退兵其实是保全自己的手段。
当初,诸葛亮一直对司马懿有所防备,并未敢重用他。如今形势所迫,才委以重任。司马懿一眼就能看出空城计的真相,但他却选择了沉默。这是因为,他知道如果此时进攻,虽然可能抓住诸葛亮,但自己的命运也将难以预料。
司马懿深知一个道理:保存对手就是保存自己。所以他假装被空城计所迷惑,配合诸葛亮上演了一出大戏。而诸葛亮安排四名扮作百姓的士兵在城门扫地,正是向司马懿传递这一信息:各自有各自的麻烦,互相帮助、共存共荣才是明智之举。
司马懿是何等聪明之人,他自然明白诸葛亮的用意。看到那四个士兵扮成的百姓在城门口扫地,他瞬间领悟了诸葛亮的意图。虽然抓住诸葛亮是大功一件,但自己的生命更为宝贵。他选择了配合诸葛亮,保全了彼此。
这一出空城计,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也展现了司马懿的深谋远虑。他们之间的这场较量,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而那一幕城门口扫地的场景,也成为了两人心照不宣、互相保全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