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墩考古 恐怖惊现39座婴儿瓮棺葬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宜兴市新街镇的砖瓦厂内,骆驼墩区域上演了一场意外的历史发现。工人们取土时,意外挖掘出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玉器,这些器具的造型前所未见,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极大兴趣。随着文物部门的深入普查,这一发现被确认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即骆驼墩遗址。
这个遗址中,不仅发掘出了形态各异的瓶瓶罐罐,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某些烧饭的罐子里,竟然发现了婴儿的尸骨。这样的发现让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些婴儿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是野蛮的祭祀仪式,还是遭遇了食人族?除了这些令人费解的谜团,遗址中还发现了一处巨大的贝壳堆积物,先民们使用这些贝壳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为了揭开这些谜团,宜兴市文化部门邀请了全国知名的文保考古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骆驼墩遗址的考古价值。无疑,这次研讨会将为人们揭示更多关于这一遗址的秘密。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发现之一,便是被称为“瓮棺葬”的墓葬文化。在骆驼墩遗址中,专家们发现了多达39座的瓮棺葬。这些瓮棺是用专门制作的陶罐来埋葬婴儿的。装有婴儿尸骨的陶罐被称为陶瓮,高度达20多厘米,宽度也有10多厘米。如果不打开盖子,人们根本无法知道里面竟然藏着婴儿的尸骨。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林留根所长回忆起这一发现时,仍然感慨不已。他曾在库房里亲眼目睹一个陶釜内的婴儿尸骨,包括头颅、手臂和腿骨。令人心痛的是,这些婴儿的腿骨纤细得如同一根小树枝。这些瓮棺葬的主人都是几个月大的婴儿,甚至有些可能是尚未发育完全的流产胎儿。
骆驼墩遗址的发掘不仅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还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墓葬文化。这些婴儿为何会被埋在炊具里?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考古学家们。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墓葬习俗或者宗教信仰。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