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研发读心程序 可将大脑想法转换成语音
这是一项融合了科技奇迹与人类潜力前沿的非凡研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电脑程序,成功解读了大脑处理声音的方式,并为那些因中风或退化性疾病导致语言功能受损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在接受大脑手术的患者头骨中植入电极,深入监视与语言和图像处理有关的大脑区域——颞叶的活动。这些患者听到的每一个词句,都被电脑程序精细分析,揭示出大脑如何处理并重现这些语言信息。这一突破性的技术,或许能够帮助人们破译思想,实现心灵的交流。
展示的成果图像中,顶部是患者听到的六个单词所对应的图像,底部则是基于分析电极活动重建的单词图像。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大脑接听和处理语音信息的三种方式,而且将人类的读心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研究论文刊登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神经系统科学教授罗伯特-奈特表示,这是一项为语言功能受损患者送去的巨大福音。如果这项技术能够重建对话,将有大量患者受益。
目前,这项技术仅在15名接受大脑手术的患者身上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因癫痫或脑瘤而接受手术的患者。电脑程序通过分析安装在他们大脑表面的256个电极所收集的数据,成功还原了患者听到的词汇。这一成果为那些因疾病或损伤而无法表达自我想法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尽管这项技术充满了巨大的潜力,但人们也对它可能带来的隐私问题表示担忧。牛津大学的贾恩-斯库努普教授认为这种担忧是过度的。他表示,这项技术目前仅限于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并且当前的非侵入式大脑扫描技术还无法读取这些信息。他说:“我们的头骨仍然是一道坚实的屏障,可以防止黑客入侵。”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对大脑的理解也在不断提高。这项读心技术的研究不仅为语言功能受损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铺平了道路。随着科学家们继续深入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我们有望见证更多令人惊叹的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