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为什么没有反目成仇?

生活趣事 2025-06-18 05:57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在公元239年,齐王继位,遗诏之下,司马懿辅佐幼主曹芳。曹爽为谋专权,进言于曹芳,意图将司马懿边缘化,将其职位改为太傅。司马懿并非易于对付之人,他在公元249年趁曹爽与曹芳前往洛阳祭拜魏明帝之机,发动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凭借智谋与权谋,先后逼死了司空王凌、楚王曹彪等人,逐渐将魏室的权力收入囊中。正当他准备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时,却在洛阳因病离世。他的影响力并未因此消散。他的长子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辅政,继承了他的事业。

为何在权力面前,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没有为了争夺权力而明争暗斗呢?这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司马懿在教育儿子方面颇有心得。他不仅注重培养儿子的书法绘画技能,更重视培养他们的政治才能和军事谋略。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俩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能均十分出色。

在礼制和传统观念的约束下,作为长子的司马师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父亲的大权。而司马昭虽然是次子,但他对兄长充满了敬服。司马师早年便与夏侯玄等名士齐名,其人格魅力和才能均十分出众。他在担任散骑常侍时,便设立了选拔人才的法规,公正无私。

掌权后,司马师进一步制定选拔官员的法规,激发司马氏的潜在影响力。他整顿纲纪,使官员各司其职,朝野为之肃然。在军事上,他更是表现出色,曾击溃东吴大军,平定文钦之乱。这样的表现让司马昭即便有野心,也难以明目张胆地挑战他的地位。

司马氏家族当时还处在风口浪尖,尚未完全站稳脚跟。忠于曹魏的臣子仍在伺机反扑,试图消灭司马氏。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昭不可能做出“祸起萧墙”的愚蠢之举。司马师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无后。他只能从弟弟司马昭那里过继一个儿子,也就是司马攸。司马攸聪明过人、性格温和、亲近贤才且乐善好施,威望甚至超过了司马昭。

除此之外,司马师还患有眼疾,时常流脓。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司马昭更没有必要去挑战他的地位。因此说,正是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三人的共同努力与掌控大权,才逐步架空了魏室,壮大了司马氏的力量为后来的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