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棺材是什么意思-被称为飞行棺材的战机有哪
介绍飞行棺材:飞行器的悲剧与传奇
飞行棺材,是人们对某些特定飞机的别称,难道飞机真的在飞翔的棺材吗?实际上,所谓的“飞行棺材”指的是那些死亡率极高或易被击落的载人飞行器。这种称谓不仅仅源于战争,即便在和平年代,某些飞机因极高的坠机率和驾驶员折损率而让人心生恐惧。而这一切,往往与飞机设计上的缺陷或固有风险有关,与驾驶员的技术水平无关。
飞机,这一固定翼航空器,凭借其动力装置和固定机翼,在大气层内飞翔。按发动机类型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自莱特兄弟开创性的飞行以来,飞机逐渐成为了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深刻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在航空史上,有一些飞机因极高的失事率而臭名昭著。提起“飞行棺材”,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F-104战斗机。
F-104,由美国公司研制的超音速轻型战斗机,自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虽然它在航程和载弹量方面有所不足,但作为多用途战斗机,它的一些型号如F-140G却颇为出名。特别是中国台湾接收的F-140A飞机,因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失事频发。在这架单座截击机中,由于机翼短小无法提供足够的上升力,一旦发动机熄火,飞机无法像其他飞机那样滑行,只能直直坠落。飞行员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跳伞逃生,因此许多优秀飞行员因此丧命。
F-104虽然飞行速度极快,是世界上第一种飞行速度突破2倍声速的战斗机,但由于其单纯追求高速而忽视机动性和灵活性,造成了一段又一段的悲剧。无论是在中国台湾还是西德,F-104的失事率都极高,使得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飞行棺材”。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提到F-104时总是心有余悸。它的悲剧性历史让人无法忘记,但也提醒我们航空事业的艰辛与风险。每一个飞行员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挑战。飞行棺材的称号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也是航空业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的动力。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