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圣书是什么 印度教圣书记载了哪些内容
远古的印度圣书:吠陀经与印度教神话的启示
远古时期,印度教诞生了一部被誉为“最古老的圣书”的吠陀经。这部经典由四本祷文和赞美诗的合编组成,包括黎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撰写完成,大约公元前900年达到完美之境。吠陀经之后,梵书和奥义书的补充,为这部经典注入了新的智慧。
梵书详细描述了各种仪式和祭礼的举行方式,不仅涵盖了私人和公众场合的仪式,而且深入了它们所蕴含的深奥哲学。而奥义书,又被称为吠檀多,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写成。它们以哲学为根基,阐述了思想和行动的理由,并包含了轮迴和业的教义。
另一套令人瞩目的圣书是往世书,其中包含了长篇的寓言和印度教神话。这些神话围绕着男女神祇和英雄的事迹展开,如罗摩衍那和摩訶婆罗多史诗。罗摩衍那作为印度教徒最喜爱的圣书之一,讲述了英雄罗摩的故事。他被视为毗湿奴的第七化身,其事迹被赞美为模范的儿子、弟兄和丈夫。
国际黑天觉悟会的创始人跋蒂吠檀多赞扬薄伽梵歌为道德的最高训示。他认为薄伽梵歌是宗教和道德的最高指引,并强调其最后的训示是所有道德和宗教的精髓。薄伽梵歌被誉为印度属灵智慧之宝,是克里希纳和他的密友阿周那之间在战场上的讨论。克里希纳在谈话中向阿周那传授自我实现的学问。这只是印度教众多圣书中的一部,其他的如摩奴法典,制定了印度教的宗教和社会法律,为阶级制度提供了解释。
这些圣书的起源颇为神秘。有些如吠陀经被视为直接受神启示的圣书,被称为“天啟”。而其他如史诗和往世书则是人类创作的产物,虽被认为是从启示中发展而来,但被称为“传承”。这些印度教圣书所倡导的信仰,都是对神祇、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为印度教信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