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和釉下彩哪个好
工艺与美学:釉下彩与釉上彩的比较
一、工艺与安全性
让我们首先聚焦于釉下彩这一工艺。此工艺要求将彩料绘制于素坯表面,随后覆盖透明釉,经历高达1200-1℃的高温烧制。这一过程形成的釉层,将彩料紧密包裹其中。对于安全性而言,由于彩料被完全封闭在釉层之下,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重金属析出的风险,确保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这种工艺制成的餐具,如碗、盘等,因其高度的安全性与耐用性,成为日常使用的理想之选。
转向釉上彩工艺,它的制作是在已烧制的釉面上进行彩料的绘制,随后进行二次低温(600-900℃)烧制。这意味着彩料直接暴露在外,如果彩料的质量不佳或工艺不精,可能会导致铅、镉等重金属的析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釉上彩产品,如GB 4806.4-2016标准的产品,可以安全使用。
二、耐用性与实用性比较
釉下彩的釉面光滑耐磨,抗腐蚀性强。由于其强大的耐用性,即使长期使用,也不易褪色或磨损,甚至可以用洗碗机清洗。而釉上彩的彩料则容易因摩擦或酸碱腐蚀而脱落,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它更适合作为观赏性器皿或低频使用的餐具。
三、美观性与装饰效果评析
釉下彩的色彩柔和淡雅,如青花瓷般展现古典美感,图案简约且持久不褪色。而釉上彩则色彩鲜艳丰富,可以绘制出复杂多样的图案,视觉冲击力更强。需要注意的是,釉上彩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褪色的现象。
四、选购建议
对于日常餐具,建议优先选择釉下彩,它兼顾了安全性与耐用性。对于装饰性的餐具,可以选择釉上彩,但一定要确认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果有特殊需求,如追求高温稳定性,可以考虑选择釉中彩。这种工艺兼具釉上彩的鲜艳与釉下彩的安全性。釉下彩在安全性和耐用性方面更胜一筹,适合日常高频使用;而釉上彩则以其装饰性为主,选购时需严格把控质量。在挑选时,建议结合用途、审美偏好及产品的安全认证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