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之大清秘史:慈禧差点被咸丰赐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肃顺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他的故事充满了波澜壮阔的传奇色彩。曾有一次,他面临着赐死的危机,却因为慈禧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格局。这个故事要从他与慈禧之间的纠葛说起。
在咸丰朝的京城,氛围紧张而凝重。那一天,西北风呼啸,寒气逼人,落叶纷飞。人们纷纷涌向菜市口,等待着见证一个重要时刻——顾命大臣肃顺被处决。这一事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连重病的李慈铭也勉强起身观看。肃顺身着白服,被绑得极紧,载在一辆无帷小车上。他的亲属没有来送行,路旁的人们却交口称快。行刑时,肃顺突然开口大骂,声音之叛逆,令人不忍听闻。他一直拒绝下跪,直到被强制跪下,才被处决。
那么,这个肃顺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是如何崛起并独揽大权的呢?
肃顺,这位晚清少有的“鹰派人物”,拥有两张面孔。他是一位权臣,早年却有过市井游荡的经历。他好酒、好狗、好鹰,这种市井经历使他能够深入了解京城的利弊。他的才干和口才使他能够屡破大案,升迁迅速。当咸丰即位时,他已经坐到了礼部侍郎的副部级要位。
肃顺能够攀登至权力巅峰,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因素。咸丰一心求治,但对军机处的领导层感到不满。他先后任命了多位领班大臣,但他们都难以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咸丰打破了祖制,让六弟恭亲王奕入值军机。咸丰对奕的猜忌使他不得不寻找其他依靠。最终,他选择了宗室近支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由于这两位亲王自知能力有限,他们推荐了肃顺进入内廷供奉。得到两位“铁帽子”亲王的力挺,肃顺得以进入中枢,成为三位一体的决策核心。三人商议政事时,肃顺往往是主谋。而他对咸丰的建议也深得后者信任。就这样,肃顺独揽大权,成为咸丰朝的重要人物。
面对这样一个凶猛的“大老虎”,慈禧如何对付他呢?又是如何在初冬之际揪出这只大老虎的呢?故事还在继续,而肃顺的崛起之路和与慈禧的斗争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