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俗--大年初十烤-狮子火-
自古代以来,中华民族对于饮食的考究便深植于心。在特定的日子里,这种吃的文化更是被放大,衍生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中的年俗文化丰富多彩,而在这些习俗中,与吃有关的习俗更是数不胜数。
大年初十这一天,便是一个充满年味和热闹氛围的日子。晚上时分,赵县农村的各家各户都会在门口点燃一堆柴禾,家中无法使用的旧物如笤帚、簸箕等都会被投入火中焚烧。一些家庭还会特意在火中加入柏树枝,随着火焰的跳动发出悦耳的“啪啪”声。全家人都会聚集在火堆旁,边烤边说一些寓意吉祥的语句,如“烤烤腰,腰不疼;烤全身,百病不生”,场面温馨而热闹。
同样是在大年初十这一天,蒙晋地区有着老鼠娶亲吃莜面的独特习俗。这一天也被视作“老鼠娶亲日”,人们在这一天吃莜面是为了讨个好彩头,祈求新的一年能够交好运。而在内蒙古地区,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满族和汉族人都习惯将莜面或黏米面捏成“小碗”蒸食,以此庆祝正月初十这一特殊的日子。
除了这些温馨和喜悦的习俗外,大年初十这一天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这一天,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使用,甚至还要对石头进行祭祀,以免伤害庄稼。这一天的禁忌也被称作“石不动”或“十不动”。在河南,家家户户都会向石头焚香致敬。而在山东郓城等地,甚至有抬石头神的习俗。由于正月初十被认为是石头的生日,因此这一天不能动石器,更不能搬动石头,否则可能会惊动石神,带来不好的影响。
过去,在除夕之夜,人们会在这些石器上贴春联并将其封印,直到正月初十日之后才能开封使用。这些习俗和禁忌都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年初十的种种习俗和禁忌,无疑是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对祖先智慧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