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率多少合适(1080p码率对照表)
介绍比特率计算:轻松掌握编解码核心数据
你是否曾遇到过因为不了解比特率而陷入困惑的情况?市面上众多的比特率计算器可能无法覆盖所有编解码器,但掌握比特率的计算方法,无论面对何种文件类型和格式,都能轻松应对。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比特率的计算原理。
我们需要明白比特(bit)和字节(byte)之间的区别。简单来说,一个字节等于8个比特。在比特和字节之间进行换算时,只需记住:除以8或乘以8即可。小写b代表比特,大写B代表字节。在比特率的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无法准确区分比特和字节。
比特率的单位是兆比特每秒(Mbps或Mb/s)。有时我们也会看到兆字节每秒(MBps或MB/s),但无论前面的单位是什么,只需关注后面是大B还是小b即可。比特率反映了每秒钟传输或处理的数据量。
实际上,我们只需知道比特率、文件大小和长度之间的两个数值,就能轻松计算出第三个。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两小时的素材(120分钟),需要将其转换为Avid DNxHD 175格式,并计算所需的空间大小。我们知道Avid DNxHD 175的比特率为175 Mb/s。为了得到每秒的字节数,我们需要进行单位换算:除以8。接着,我们将得到的MB/s转换为MB/m(兆字节每分钟),再乘以60秒。然后,将得到的数值再乘以素材的总分钟数,即可得到所需的总空间大小。为了方便表示,我们还可以将结果转换为吉字节(GB)。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计算比特率的公式。
作者为GaiaDaily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文章,但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并附上本页链接。同时需要注意,这个计算方法适用于平均比特率的计算,如果编解码器的比特率是可变的,那么实际的比特率可能会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有所浮动。掌握了这一计算方法,你将轻松应对各种编解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