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银行抗日时丢七千两黄金去哪了-
边业银行:黄金之谜与金融传奇
新闻背景:
随着沈阳市金融博物馆的即将开放,关于边业银行的诸多谜团逐渐揭晓。这座前身为张作霖所创办的边业银行,如今已成为金融历史的见证。近日,作为边业银行的百岁员工孙竞寰向记者透露了关于边业银行的一些内幕故事。
一、边业银行命名之谜
边业银行为何取名“边业”?孙竞寰老人介绍,这一名称源自“开边创业”的含义,体现了张作霖开发边疆的雄心壮志。作为东北两大银行之一,边业银行在沈阳开张后,迅速在东北各地开设了28家分行。
二、张家财产介绍
回忆起在边业银行的岁月,孙竞寰老人透露,张作霖的女儿们曾将钱款存放在这里。关于张家究竟在银行存放了多少财产,连他们自己也无从知晓。主要的家财被存放在国外银行。
三、黄金失踪之谜
更令人关注的是边业银行的黄金失踪事件。孙竞寰透露,边业银行曾购入7000两黄金作为的准备金。“九一八”事变后,这批黄金神秘消失。孙竞寰分析认为,由于当时奉天城被日本人控制,这批黄金很可能是被日本人带走。至于黄金的具体去向,仍是一个待解的谜团。
四、历史见证与传承
边业银行作为沈阳市金融博物馆的前身,见证了张作霖时代的金融历史。孙竞寰老人对金融博物馆的开放表示高兴,他认为这里不仅是文物展示的场所,更是传承金融历史文化的圣地。通过这座博物馆,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边业银行的传奇故事和历史变迁。
五、心痛回忆与展望未来
孙竞寰老人回忆起“九一八”事变中的惨痛经历,心中充满沉痛。他也对金融博物馆的开放充满期待,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传承金融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黄金失踪等历史谜团,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让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也希望边业银行的传奇故事能够激励更多人在金融领域创造新的辉煌。边业银行的历史不仅是一段金融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随着金融博物馆的开放,更多的人将有机会了解和感受这段丰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