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钟龄:清代名医,著有《医学心悟》,《医中
程钟龄,一代名医,留下了《医学心悟》与《医中百误歌》这两部宝贵的医学遗产,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医学心悟》是清代名医程钟龄(公元1662-1735年)的杰作。这本书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深受近代中医药界的赞誉。程钟龄的医术高超,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中,还体现在他的人生经历中。
据《松谷笔记》记载,程钟龄因祖坟之事与一土豪发生纠葛,最终演出了“朝为上宾,暮为重囚”的戏码。程钟龄虽身陷囹圄,但医术高超,闻名遐迩。当时,巡抚之母身患重病,诸医束手无策,程钟龄在狱中闻讯后,凭借自己的医术和聪明才智,成功地为巡抚之母诊治疾病。他的医术不仅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还为自己赢得了重生的机会。
《医学心悟》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狱中完成的。据传,巡抚之母因年迈体弱,患有咳嗽病,经过许多医生的治疗都没有效果。程钟龄以自己独创的“止嗽散”治疗,竟然使巡抚母亲的病情痊愈。这个方剂不仅救了巡抚母亲的命,也救了程钟龄一条性命。
近年来,有一些资料称程钟龄因涉诉讼案,不得已出家修行,成为僧人。根据资料研究,程钟龄修行的并非佛教,而是道教。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2月影印版的《医学心悟》一书,来自程树滋堂藏版,标明著者为“天都钟龄道人”。书中的《医学心悟·自序》也提到了“天都普明子程国彭钟龄”,普明子即为其道号。这说明程钟龄修行并非为僧而是为道。
在《医学心悟》一书中,程钟龄分享了自己行医三十年的心得。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告诫人们不要讳疾忌医。他的思想和医术传承至今,仍然对今天的医疗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程钟龄是一位杰出的医生,他的医术和人生经历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医学心悟》和《医中百误歌》是他留下的宝贵遗产,对于我们了解中医文化和医术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