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手术前给家人留字条若有异常别为难医生
正是这张简单而温馨的纸条,令接诊的医护人员无不动容,深受感动。
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家人应当保持理智,不与医生及医院发生任何冲突。这是张先生进入手术室前为家人留下的字条内容。他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患者,曾经经历过胃癌和喉癌的根治手术,现在又面临着双侧腹股沟疝的挑战。他选择了信任医生,因为他深知,是医生一次次帮他挣脱死神的魔爪。
张先生的坚定信任,让接诊的医务人员倍感温暖。主刀医生李培明感慨道,“这是我28年行医路上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患者,他的理解和包容,让我看到在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境中,仍有许多患者对医生充满信任。他们的信任给予我们医生正能量,使我们更有信心坚守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
张先生是山东青岛人,因喉癌手术后无法开口说话,这一年多来,他通过短信、微信、书信等形式与家人沟通。5月6日,他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喉癌术后的随访复查。结果显示喉癌没有复发,却被诊断出双侧腹股沟疝。这个病情让他行走时间稍长就会感到明显的疼痛。考虑到生活质量,张先生决定接受手术。
由于张先生无法开口说话,沟通困难,且他是外地患者没有医保只能自费,家属对此有很多疑惑。李培明教授耐心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困惑和注意事项,并及时安排了手术。张先生在等待检查报告出炉期间写下了这张字条。他在等待手术时向护士要来了纸笔,一字一句地写下了他的愿望和信任。
李培明教授回忆道,手术当天中午,他刚刚结束上一台手术,去手术室等待区看望张先生时,张先生给了他这张字条。手术历时一个多小时顺利完成。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严密观察,张先生在5月12日顺利出院。出院前,他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张先生的故事令人感动,他的信任和理解是医护人员前行的动力。在这个医患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时刻,张先生的字条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理解和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让我们共同关注医患关系,为构建更加和谐、互信的医疗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