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是什么人?康熙帝为什么要揪着他不放

奇人怪事 2025-07-25 06:01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令人叹为观止的非凡人物,他的科学素养深厚,天文、气象、数学、测绘、治河、音乐等领域均有所精通。这位一国之君,就是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超过常人。他对水稻试种尤为热衷,这一爱好在丰泽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所编的《李煦奏折》及《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中,详细记载了康熙皇帝在水稻种植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大约在康熙二十年前,康熙皇帝就开始了水稻试种。他在丰泽园成功试种后,又在热河行宫试种,均获得了成功。这就是后来《》里所记载的“御稻米”。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了推广这种双季稻,康熙皇帝特赐苏州织造李煦一石“御稻谷子”。李煦将谷种分发给各地,包括总河臣赵世显、两江督臣赫寿、江宁织造曹頫等人。他还亲自报告了试种的情况,如四月初十日插秧,七月十三日收谷的情况。

得知李煦的成功经验后,浙江巡抚徐元梦、江西巡抚佟国勷及苏州乡绅耆老百姓与两淮商人都来请求稻种,并取得了不错的收成。尤其在江西,巡抚佟国勷以五石稻种收获了六十五石,平均亩产二石六斗。

康熙皇帝得知这些好消息后非常高兴,他作诗一首,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民生的关心。他特别指示江南农民对御稻的重视,并要求广泛种植御稻。据统计,自康熙五十四年到康熙六十一年,李煦向康熙报告御稻种植情况的奏折多达21件。

在试种过程中,多数年份收成甚好,但也有因使用旧稻种、遇大风等不利条件导致收成不理想的时候。这时,康熙皇帝会给予书面指示,令其改进。他把李煦当成自己的实验员,密切关注试种的每一个细节。曹寅嗣子曹頫也参与了试种,但成效似乎不如李煦。

到了康熙末年,李煦试种御稻已经能够获得三千石稻谷,可见其播种已经很成规模。因为用途不明,这也成了李煦的一条罪状。无论如何,康熙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水稻试种的热情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他的努力和成果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丰收和民生改善,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农业种植经验。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