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希特勒抢先造出了原子弹,世界将会变成什
假如提前拥有了原技术,世界将会呈现怎样的面貌呢?这一设想并非空穴来风。在二战前,世界物理学界的重心,曾一度落在德国。令人瞩目的是,近代物理学的先驱者竟然是一位德国籍犹太人。
在1938年,德国科学家率先发现了核裂变现象,并试图将其应用于军事领域。历史的车轮并未给予他们机会。上台后实施的排犹政策,导致大批科学家被排挤或离德。这其中就包括犹太裔物理学家们,他们被视为眼中的“犹太物理学”。海森堡作为德国原计划的负责人,因同情犹太科学家而遭到逮捕。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反应。早在1939年,美国就敏锐地意识到德国可能进行原研究的风险。于是在短短两个月后,成立了名为“S-11”的委员会,着手进行原的研究工作。这项任务被赋予了“高于一切行动的优先权”。
尽管有像爱因斯坦和费米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加盟,美军在研究初期仍面临科学家不足的困境。战争无情,美军果断成立了一支突击队——“阿尔索斯”,这支队伍的主要任务是捕获科学家和研究材料。突击队迅速扩大规模,能够在关键时刻调动庞大的军事力量。随着盟军反攻欧洲,突击队成员在法国科学家的实验室中发现了重要线索和情报。当美军占领斯特拉斯堡时,他们甚至从遗弃的资料中获得了关于德国原研究的关键信息。德军科学家的协助使得美国能够迅速掌握德国的科研资源和技术成果。为了阻止这些技术和资源落入苏联之手,美军不惜采取轰炸等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随着战争的进展,突击队不断捕获更多的科学家和资源,甚至在战争结束时成功抓获了海森堡等重要人物。这一切都为美国在二战后的科技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战后,美国在原、以及阿波罗计划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这些努力和积累的成果和经验教训。“阿尔索斯”任务的完成是美国处心积虑收罗人才、不计前嫌重用人才的成果体现之一。这一切不仅展现了美国的决心和战略眼光,也深刻影响了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科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