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古尸“塑身”见天日专家 ### 古尸之迷
广东明代古尸的奇迹:世纪之久的保存秘密
为何普通的尸体在短短几天内就会开始腐烂,而广东地区出土的四具明代古尸却能经受住几个世纪的考验,依旧保持完整?为何夫妻合葬墓中只挖出女尸,男尸却已化为骸骨?古尸与民间传说中的“尸变”又有何关联?近日,记者有幸采访了广东药学院的专家,共同揭开这些古尸背后的神秘面纱。
在广州市区、番禺、东莞、南海这四个地方,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中,陆续出土了四具明代女性古尸。这些珍贵的古尸现在被安置在广东药学院,正在进行防腐、固化的塑化处理。据了解,其中三具古尸不久后将会归还给当地博物馆收藏,而广州市区挖掘出的那具古尸则将留在药学院,用于教学和展览。
这四具古尸目前都集中在广东药学院的生物塑化教研室中。这个教研室位于宝岗大道旁的一个热闹的校园内,与其他教室共享一个四合院。尽管周围是学生进进出出的嘈杂环境,但这些古尸在一楼的研究室里得到了安静的安置。
广东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张文光副教授带领记者走进古尸塑化教研室。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教研室的装修明显比其他地方新颖,也更加明亮。随着古尸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虽然药学院即将迁入新的大学城校区,但学校还是决定投入资金改善教研室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的院落里,这些古老的尸体似乎拥有了比活人更好的待遇。
这些古尸之所以能经历数百年依然保持完好,除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外,还可能与墓葬的密封性以及墓葬周围的土壤成分有关。至于为何夫妻合葬墓中只挖出女尸,男尸却化为骸骨,可能与墓葬内的环境变化和尸体本身的保存状况有关。至于民间传说中的“尸变”,可能与古尸的特殊保存状态以及人们对未知事物的神秘感有关。
目前,这些古尸正在接受广东药学院独创的“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处理,以确保其长久保存。不久之后,我们将有机会在展览或教学中亲眼目睹这些珍贵的明代古尸,感受历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