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也有“蝙蝠视觉”功能 可靠回声“看路”
加拿大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大脑的神秘功能:特定区域能够模拟“蝙蝠视觉”,即便在黑暗环境中也能依靠回声定位来辨别方向和环境。这一发现刊登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为提升盲人的导航能力带来了曙光。
长久以来,夜行性的蝙蝠凭借其敏锐的听觉和精确的回声定位能力,在黑暗中洞察世界。而一些聪明的盲人似乎也掌握了这种技巧,他们通过敲打身边物体并倾听回音来“看”路。
加拿大科学家对两位依赖回声定位的盲人进行了深入的脑部扫描研究。其中一位在幼年期便失去了光明,而另一位则在青春年少时遭遇了不幸。尽管他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回声定位,但科学家们发现,当他们倾听回声时,大脑的视觉区域——距状裂皮质会被激活。这一区域的活动明显增加,表明视觉中枢在此起到了关键作用。
虽然这项研究的样本数量有限,仅涉及两位盲人,无法全面代表所有盲人的情况,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洛尔·泰勒教授认为,这一结果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它表明,在盲人利用回声定位导航时,大脑的视觉区域并非休眠状态,而是积极参与其中。
英国慈善组织“盲人行动”的官员苏西·罗伯茨对这一研究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她认为,这项研究不仅有趣,而且增加了对视障人士如何处理信息以帮助自身导航的认识。随着科学的进步,对这种大脑活动的深入研究可能会帮助我们改进培训盲人的方法,使他们更加独立和自主。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理解盲人的导航技巧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可能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人类大脑的惊人适应性,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如何一点点打破障碍,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未来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揭示大脑如何处理不同感官输入的信息,并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