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印巴战争:东巴基斯坦宣布投降巴基斯坦领
在二战后的英国殖民统治下,巴基斯坦独立之初的版图比现今更为辽阔。在其辽阔的领土上,有一块名为“东巴基斯坦”的巨大飞地。历史总是充满了曲折与变迁,这块飞地在后来的岁月中成功独立,成为了现今的孟加拉国。
谈及东巴基斯坦的独立之路,除了巴基斯坦中央对于东西两地资源分配的矛盾无法调和外,邻国的印度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关键的时刻,印度摒弃了长期秉持的不结盟运动的共识原则,公然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孟加拉国。为了践行这一决策,印度军方不仅在巴印边境加强了武装力量,还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解放孟加拉”。
面对印度的强势干涉内政,巴基斯坦军队于1971年12月3日发起反击,意图警告印度不要插手其内政事务。面对巴基斯坦的行动,印度高层果断制定了作战原则——“东攻西守”,集中力量消灭东巴基斯坦的驻军,支持当地人士实现建立孟加拉国的愿望。这一决策背后是印度对于局势的深刻判断和对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
随着印度军队在东线的全面进攻拉开序幕,庞大的远征军以达卡为目标高歌猛进。这场战斗中,印度军队出动了强大的陆军和空军力量,而巴基斯坦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围攻,达卡的巴基斯坦驻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城内的居民也因为长期的围困而倍感煎熬。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军队通过各种手段展开舆论攻势,宣传其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解放而非侵略。这一策略在心理上给予了巴基斯坦驻军巨大的压力。
在重重压力下,孤立无援的巴中央驻军在围困的岁月中选择投降。最终,在漫长的围困结束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于1972年1月正式宣告成立。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国际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这一进程中,印度的决策与行动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