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食堂变“菜园” 亟待监督防控“补位”

奇人怪事 2025-07-07 18:08www.198978.com天下奇闻怪事

近日,网络上掀起热议,广西兴安县实验小学原校长唐某某被指控套用学校公用经费,涉及金额高达200多万元的学生伙食费被疑转作福利费。学生食堂是否变成了学校的“小菜园”?记者随即前往兴安县进行深入调查。

从网友的爆料到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实,事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虽然网友的舆情得到了重视,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但这起事件仍然令人深思。200多万元原本用于保障学生用餐、改善饮食的资金,竟被校长和副校长挪用为福利,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管理漏洞?

深入分析,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制度不健全、公开透明度不足、管理混乱等因素,但更为根本的是监督防控的不严格、不到位。针对学校食堂管理,教育部等十五部门早在2012年就联合发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学校食堂的“公益、非营利性质”,并强调了财务公开、接受社会及学生、家长监督的重要性。

制度再完善,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落实,就只是一纸空文。在这起案件中,学校原校长唐某某等人竟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通过限制食堂采购量、做假账等手段,将巨额的学生伙食费挪作他用。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和校委会成员,他们理应严格把关和监督财经纪律的执行,但却纵容这种行为的发生,这不仅丢失了话语权,更是对监管责任的严重亵渎。

更令人费解的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职责何在?为何一个长达两年的做假账事件,只有在媒体曝光后才能查清事实真相?事前监管为何失效?每年的例行监督检查是否只是走过场?如果我们能真正落实好监管责任,在事故苗头阶段就予以制止,是否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损失?

这起食堂变“菜园”的事件反映出监管真空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期待各地能够从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建立健全的监督防控网,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也期望学校和相关主管部门能够真正履行职责,保障学生的权益,让学校成为育人的净土,而非贪婪的温床。

上一篇:迈克尔芬利:篮球生涯的传奇与精彩瞬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98978.com 奇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轶事,奇谋网,奇闻异事,世界奇闻怪事,天下奇闻怪事大全,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