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智商俱乐部
胜寒协会:高智商的汇聚之地
在浩瀚的智力海洋中,有一群特殊的俱乐部,它们专门面向高智商人群,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和成长的平台。胜寒协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故事始于2012年。
陈文锦在这一年创立了胜寒协会的前身——ITTP Society和DBC Society。这两大组织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定位,吸引了众多高智商人士的加入。到了2013年,两大组织强强合并,成立了胜寒俱乐部,这一名称寓意高智商群体的紧密联系。这一名字来源于苏轼的诗句“高处不胜寒”,象征着高智商人士在智力高峰上的孤独与追求。
入胜寒协会并非易事,IQ至少达到130(SD=15)的门坎,与门萨标准相同。会员可以享受多种福利,包括电子证书、身份识别卡和专业领域交流的机会。除了基本的会员福利外,胜寒协会还会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如QQ群交流、高智商论坛研讨、线下聚会等。会员们可以围绕文综、理综、科技等兴趣展开深入交流。
而在全球范围内,像胜寒协会这样的组织还有很多。例如IISC高智商俱乐部,其隶属于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注重会员的实用性成长,为其提供就学、就业及创业的支持。还有慧眼高智商俱乐部和墨楼协会等组织,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吸纳成员,但共同的目标是为高智商人群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其中墨楼协会更是将门槛设定在IQ≥160的高标准上,为超高智商人群提供了一个专属的空间。此外还有一些早期的高智商组织如争辉协会等,它们在中国的高智商社群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组织覆盖了学术、科技、艺术等多领域的交流,共同构成了中国高智商群体的核心社群网络。这些俱乐部和组织不仅为高智商人群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也为他们带来了无限的成长机会和可能。在智力的高峰上,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书写着人类智慧的辉煌篇章。